• 记忆工坊知青馆
  • 虔纳知青馆公众号
首页 >> 知青活动 >> 公益活动 >> 2025知青文学座谈会 >>岳建一 ‖ 我愧我痛——参加天淼山庄2025年知青文学座谈会的发言
详细内容

岳建一 ‖ 我愧我痛——参加天淼山庄2025年知青文学座谈会的发言

时间:2025-04-20  【原创】       阅读

青春之歌

参加天淼山庄2025年知青文学座谈会的发言

几十年来,无论参加何处何类大小会议,即兴发言,不曾书面,此系首次,意在郑重致谢致敬会议所有发起者、组织者、志愿者,不计高龄,殚精竭虑,忘我筹办、奔劳,是为深挚感铭。藉此机会,对于当年共过艰卓,共过《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丛书》这一工程诸友,祈祝健康、美好、珍重,作为深切感念、感怀无尽之言而言。

2001年1月,《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丛书》第一批(6种),终于出版。

我编辑这套丛书,源于深刻的愧疚与疼痛。我本人是北大荒知青,1987年,编辑出版《血色黄昏》,以后,陆续编辑编辑出版知青题材图书《血色炼狱》《青春的浩劫》《回首黄土地》《葬魂———中国老三届传奇》《中国知青诗抄》《青春炼狱》、《青春极地》《青春祭坛》,虽有良好反响,心情却是沉重的。那时,我曾写下如是文字:三千万知青——人类空前绝后的历史,仅靠寥寥几部作品支撑吗?我们配得上自己有过的苦难吗?其间,虽有《中国知青史——初澜》(作者: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大潮》(作者:刘小萌)、《中国知青梦》(作者:邓贤)这样的力作,但是,纵览知青题材读物,四分之一世纪里,大多文字沉溺于或流行或通俗或统一的叙述,从怀旧的浅吟,到“青春无悔”的感恩苦难,直至“劫后辉煌”的自慰、宏议,普遍缺乏直面本原历史与真实自我的勇气,缺乏灵魂深度与灵魂处境的深度,缺乏知青个体乃至集体本真的视觉、听觉、痛觉与耻感——即我们知青一代不仅是不幸文革浩劫的至深受害者,也是最主要、最主动、最疯狂的参与者,读来,常见矫饰,清浅,苍白,圆通。于是,这独特于我们这颗行星上一切人类行迹乃至文明的历史真相模糊、残缺、扭曲了。作为一名有着知青经历的编辑,自感失职、愧疚和无地自容的疼痛。我意识到:必须组织一个以长篇纪实文学、长篇纪实小说、长篇非虚构文本为主的知青民间备忘工程,以荟萃散失在民间的富有个人特质、生命血脉、精神容量和历史价值的作品,以呼唤最诚实地述写最生命、最灵魂、最深隐的民间记忆,呼唤具有还原历史本真、本质力度,尤其是具有化石般品格与意义的作品。我明白,希望在于知青民间和具有民间写作精神的作者,更在于民间记忆。真正的民间记忆,属于我们民族的本元精神,自古以来,尽管有着贫寒的烙印,却具有高贵、质朴、生动而完整的品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 zuò)于人,有着永远的精神品性、灵性、个性和血性,自尊、自主、自立、自强,支撑与维系着无数生命、历史、文明、常识和良知的延续,是知青乃至整个民族记忆的精魂。没有民间记忆的纪实文学与历史述写,永远不可能是真正的纪实文学与历史述写。于是,我开始策划这套丛书,并且知道,如是工作下去,会是一种质地和硬度,一种自设难度与自我挑战,一项艰辛而巨大的抢救工程。我自知作为一介书生,身单力薄,难以胜任。因为深深的愧疚与疼痛,我不敢稍有推卸,运作这套丛书期间,没有节假日,每天几乎仅休息五、六个小时。最紧张时,一连数月,吃住在办公室,夜间和衣而睡,经常,一部稿件修改,需与作者往返七、八次;有的被编辑、修订的文字密如蛛网,难辨原迹。因为愧疚与疼痛,我不能稍有敷衍,几乎每周假日,都要辗转旧书店、旧货市场、鬼市、废品收购站,寻觅一切相关图片、图册、资料,不计代价地自费购买。因为愧疚与疼痛,我拒绝了正常的家庭生活,沉潜于数千万字相关资料和原始稿件中,愧疚与疼痛,可以说,是我硬着头皮编辑《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丛书》的全部精神资源。由于我社的特殊经历,经济拮据,故在出版该套丛书首批(6种)——《无人部落》(杨志军 著)、《落荒》(野莲 著)、《洋油灯》(逍遥 著)、《审问灵魂》(成坚 著)、《狼性高原》(刘汉太 著)、《泣红传》(吴传之 著)时,集体决定:如果首批发行不好,第二批、第三批就终止出版。故此,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由于许多知青图书的本身弱点,也由于越来越多的读者漠视历史,这项工程的进展埋伏有危机。因此,我不得不自行装帧设计,现场监督印制每一图书,吃住全在车间,并在两次图书订货会上站了8天柜台,仅吃了6顿饭,不厌其烦地介绍这套知青丛书,甚至不计代价地印制了数万份四色宣传单。订货会上,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二十多位知青闻讯而来,帮助散发、粘贴、解说宣传单;有的带来回国探亲的孩子一同散发;有的怀揣水壶和干粮;有的开来面包车当流动仓库;有的知青记者、编辑、学者自告奋勇,在各种媒体介绍这套丛书的意义;有的书店经理一次订购千套,并说:别客气,我也是知青!有的送来上万元钱,希望作为该套丛书运作经费;有的打算帮助筹资……我谢绝资金赞助,收下殷殷嘱托。正如一家媒体所陈: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的大型纪实文学——《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丛书》,成为图书订货会上的一大亮点。这套丛书,制作精良,设计独特,集团出击,气势恢宏,其内容和封面设计,像一个个横跨历史和现实的纪念碑,生气贯注,鲜明强烈的沉重沉痛的历史感、文化感、苦难感,实在逼人灵肉……当我得知征订成功,并且迅速加印达两万套时,当即意识到:第二批、第三批甚至整个知青民间备忘文本工程可以进行下去了。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整个农耕民俗博物馆占地660余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1800平米,博物馆于2016年9月12日正式挂牌开馆运行,它是滇域农耕文化馆、记忆工坊、知青云南记忆馆、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筹)(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综合实训基地)三馆合一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共分三层:负一层序厅主要展示的是知青云南记忆馆;二层为滇域农耕文化馆,三层为二十世纪初法国农村生活景象老照片展示。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5308845996
13008663266
网站管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http://www.zqbwg.wang/bbs_23825806_zqbwg/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