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商业和服务行业处于停滞状态,城镇初、高中毕业生既不能升学,也无法就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全国随即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这个运动被宣传为具有“反修防修”“缩小三大差别”的重大政治意义。至1981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人数达1600多万。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去,了解社会,接触工农,在艰苦的环境中,接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为建设农村和开发、振兴祖国不发达地区作出了贡献,一些人成长为各条战线的领导骨干和业务骨干。但是,大批知识青年失去在学校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成长的断层,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巨大困难。国家和企事业单位为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所支出的经费达300多亿元。青年的家长和相关地区的农民也为此加重了负担。”
摘选于《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583页~584页)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豆瓣
余杰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