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工坊知青馆
  • 虔纳知青馆公众号
详细内容

湛江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时间:2021-02-22   作者:陈祝栋 黄常在 吕德伟 程瑞华  【转载】   来自于:秀米网    阅读

  湛江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样,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在一代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地烙印。

湛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段历史,从60年代初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近20年。它伴随着共和国的坎坷步伐,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此期间当年湛江地区管辖的范围有;湛江市区、效区、廉江、吴川,海康、雷州、徐闻、遂溪、茂名市、电白、信宜、化州、高州、阳江市、阳春等市县,还包括现在已归广西管辖的北海、钦州地区,自然人口800多万人。湛江市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早始于1962年,首批初、高中毕业生下到湛江市效区麻章公社口河大队冯村和附近的几条自然村庄,人数将近1千人,其后湛江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规模较大的是1963年、1964年到阳江县平岗农场。从1966年开始,范围不断矿大,来自各县的城镇知识青纷纷下到徐闻县前山公社插队落户。

上山下乡指示放光辉   海南海北知青当尖兵

      据1968年11月8日《湛江日报》报道:“广州市首批到湛江专区的知青910人,湛江市区首批中小学毕业生1750人奔赴农村。”“1968年11月7日湛江地区首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湛江农垦所属农场,约6000多人。”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主席的一段讲话,“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一时期,“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一代知识青年最响亮的口号。

      随着这一讲话的发表,湛江地区各地城镇沸腾起来。湛江市区十多万人,连夜上街游行,敲锣打鼓,热烈欢呼。各个学校的工宣队立即行动起来为做好下乡进行宣传和组织准备工作。广大老三届毕业生既无奈又涌跃报名上山下乡,有的违背父母心愿偷户口薄去报名,有的先下农场再调户口去……。

志在宝岛创新业   情系湛江开红花

     1969年4月1日,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原农垦系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解放雷州半岛、海南岛后留驻转业的军转民农林一师和农林二师,其中林一师驻宝岛海南,林二师驻粤西地区垦殖,而粤西地区中属下的后来现在湛江市内县区所管的五十多个场站,每个农场二三十个生产队。主要是响应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了粉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大力种植橡胶,以满足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需要。鉴于当时的内外部环境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为落实毛主席的全民皆兵的指示,湛江农垦系统有三个师,其中海康、徐闻为七个师所在地,师部设在海康县龙门镇,管辖十四个团;化州、廉江、遂溪和市郊为八师所在地,师部设在湛江市霞山区,管辖十九个团;高州、信宜、阳江、阳春、电白为九师所在地,师部设在高州县城,管辖十七个团。湛江农垦改为兵团后陆续接受大批知识青年,并逐步将原来招进去的大部分民工辞退,由知青取代了民工角色。

      从1968年11月广州、湛江知青下农垦开始,到1969年上半年,湛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主要落脚点都是住本地区。1969年8月后,湛江市中学毕业生奔赴海南岛,直到1971年,海南岛七个师中六个师都有湛江知青。湛江知青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五、六师,如第一师师部驻琼山县道美镇,辖14个团;第二师师部驻万宁县兴隆农学院,辖12个团;第三师师部驻通什县通什镇,辖20个团,分布在保亭、乐东、崖县境内……(一般市内学生下一、二、三、六师,县级学生下五、六师)。每个师属下的团、连队都有湛江知青,在各团中少则三四十人(个别团例如六师长征农场仅有十几个湛江知青),多则二三百人。其中三师和六师的环境条件最为艰苦。而且知青下连队很多都是安排在新建连,长年累月都是开荒辟地,挑水种植橡胶,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住的是知青自己动手搭建的茅草棚,长年累月缺乏鱼肉、蔬菜、水果等,许多时候尤其是在梅雨季节中是靠吃萝卜干、盐水或野菜来送饭度日。

     湛江地区有许多老农场,建设基础相对较好。但在兵团期间,工作也是相当艰苦的,兵团最惯用的工作方法就是大会战,经常抽调几个团的知青集中一起搞平整土地大会战,兴修水利,有时又集中全团各个连的知青进行挑海肥种植橡胶大会战,会战一个接着一个,知青常常是吃、住在工地上。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有许多知青怀着“广阔天地锻炼成长”的理想,发扬“敢叫日月换新天地”的革命精神,在会战中一部分知青光荣地入团入党,涌现出谢康莲、胡婉华、关日茹等兵团学毛著标兵,谢康莲还被推选和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胡婉华的先进事迹也被先入湛江市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还有许多知青成为兵团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担任师、团、营、连各级领导职务,受过农学、农机、畜牧、财会、医药、教师、建筑、经营管理等专业训练。在农垦事业的发展史上,几万城镇知青以创业者、垦荒者、建设者的雄姿,投身到这一伟大的开拓性事业中,成为建设农垦事业的一支生力军。当年的粤西农垦局党委书记陈文高,在回顾湛江农垦事业发展历程时,曾满怀深情地赞扬,当年那些风华正茂的创业者,十几年如一日,为发展我国的热带、亚热带作物种植事业呕心沥血,成为各级农垦部门的领导和骨干。他们不求名、不求利、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农垦事业,他们的创业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好领导带头送子女上山   红孩子听话顺潮流下乡

68年末至69年初,在湛江地区下到农垦(兵团)的湛江市知青主要分布在八师和九师,七师多数是徐闻、海康本地的知青和广州下来的知青。其中九师十一团(卫星农场),十二团(三叶农场)地处阳春,就湛江地区而言较为偏远和落后,这里的知青多为湛江市各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南海舰队、湛江军分区等驻湛部队领导和地、市一些单位,以毛主席和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知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一系列指示为武器,出现了领导干部带头、革命家长支持、知识青年积极报名上山下乡的热潮。驻湛三军师级以上队政治部副主任赵奎、司令部训练处处长王汉章、装备技术部科技处处长肖丁等首长纷纷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农场安家落户。地,市副局长以上领导干部十七人,也积极带头送子女上山下乡。其中有地委副书记罗道让(送湛一中罗京一女下乡)、地委组织部长孟文瑛、地区科教办主任刘铁(送湛一中刘小东、刘小刚、刘小穗三子下乡)、市委书记王友林(送湛四中王中华一女下乡)、市长王国强(送湛二中王小平一女下乡)、市委组织部长郑明魁都带头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农村去。

69年9月至70年,湛江知青都面向海南农垦,处级以上干部支持子女下乡的有:南舰政治部刘部長支持女儿刘宁宁下乡到海南白马岭茶场当知青,海关吴关長支持儿子吴剑平下乡到海南东平农场当知青,市民政局局長楊庭敞支持儿子楊兵下乡到海南东平农场当知青,湛江港工会主席于永光支持儿子于野军下乡到海南东平农场当知青,化工厂厂厂長向真支持儿子向晨下乡到海南長征农场当知青……

潮起潮落话知青潮   幕前幕后寻知青根

     紧接1968、1969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以后,1970年则开始下滑。1972年以后,再想下到农垦(兵团)就不那么容易了,除了少数中学毕业生到“大三线”工作外,大部分知识青年下到林场、茶场、药场和果牧场等,还有部分下到郊区农村,三五个知青寄宿在农民家中,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后知青的流向逐渐演变为以系统为主创办的知青农场,如商业系统的商业农场、卫生系统的卫生药场、交通系统的交通农场,还有湛江港务局、湛江航运局、海军4804工厂等单位自己办的知青点(场)。这些知青点(场)由单位和系统派专人带队负责管理。知青中的实际问题由系统内按照国家对知青的工作政策自主统筹加以解决。

       湛江地区上山下乡的知青,从1962年起到1978年最后一批,约五万多人,其中湛江市、县、镇到本地区的知青三万多人,外地来湛江落户的知青九千多人,湛江到海南岛三千多人。

      1973年6月22日到8月7日,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对知青工作政策进行了调整。1974年,中央决定在各地知青中推荐和选拨优秀的青年到大中专院校深造,成为以后连续三届的工农兵(大学生)学员。1974年6月,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解体,恢复了农垦建制。1975年4月27日至30日,湛江市召开了全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知识代表共有837名。市委、市革命委员会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大会通过了致全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倡议书。

      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社会各界开始思索讨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得失、经验与教训。其间,大多数知青通过招工、顶职等方式返回城市工作,但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还是高考制度的恢复。1977年10月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制度,那些平日劳顿困苦时不放弃读书学习的青年考上大学,人生的际遇大大改变。到1981年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基本结束。剩下极个别留农场、农村的知青:一是已经成为领导,当上场长、书记、经理等;二是一些女知青在多年的奋战中病魔缠身或者工伤、留在了当地。

知青牺牲多壮志   忠魂华光恋青山

       在记述下乡知识青年对建设农村、建设边疆所作出的贡献时,不能忘记那些献出生命的知识青年。在那些离去的知青中,有些是为农村建设,维护国家或集体财产而牺牲的,有些是因天灾、事故或疾病而夭折的。对于那些因公殉职,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当时新闻媒介对其英雄事迹进行了报道,他们的名字为当代人所熟知和敬仰。例如:湛江知青1968年高中毕业生陈共,1968年11月下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八师十七团。在1971年7月的一个夏夜,团部为了抢种500亩回连队的路上卡车发生事故,不幸遇难。一时间,陈共烈士的英雄事迹广为传播,成为当地知青学习的榜样。湛江知青陈敏烈士,1969年8月下乡到海南一师三团。一次在抢种橡胶时遇雷暴,当时,连长命令收工,但他为了帮助老工人种完最后一棵苗被雷电击中身亡。湛江知青朱兴强烈士,1969年10月下乡到海南二师三团(东平农场基建队),刚下乡满一个月,在接替团政委魏一贤临时值班拦截民工偷运国家木料工作中,由于不会游泳而下水库边洗手而滑坡落水身亡。


知青历史多宝藏   青春无悔谈人生

      湛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磨练的过程。在老知青这个群体中,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特别是对农村、对农民的深情和热爱。他们有过与农村父老乡亲一起战天斗地的经历,更加懂得改造中国农村贫困落后的迫切性与艰苦性,由衷地拥护和支持农场、农村改革,真诚地企盼农村尽快地富裕起来。一些知青在离开农村返回城市几十年之后,依然对知青生活深深眷恋。有的带着子女重返插队的农村、农场看望乡亲父老;有的同当年结交的农民兄弟书信往来;有的集体相邀重访红土地;有的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对第二故乡的回报之情。例如:当年曾在化州建设农场洒下汗水和泪水的湛江返城知青,为了表达他们对第二故乡的思念,在1996年第十五号特大台风之后,捐款3.5万元帮助农场灾后恢复生产。

       广州知青原下乡徐闻“五一”农场,现为香港蓝宝城集团董事长、香港青年协进会副主席蓝瑞明先生,投资在化州建设农场办起了一个果园,为曾经战天斗地过的地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延续了20年的湛江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到来而终止。

      改革在深入,社会在变化,时代在前进,人们对旧事逐渐淡忘,但一提起上山下乡不少知青却记忆犹新,他们用手中的笔,记录心灵的历程。原兵团二师黄常在出版诗集《老知青之歌》、七师杨月娟出版诗集《心吻》、八师陈祝栋出版诗集《心歌集》和《心海之歌》、八师杨苗青创作剧本《代理市长》及长篇小说、八师苏定华出版中短小说集《处女岛》,还有反映老知青陈祝栋成长历程的《垦荒牛之路》,还有65年下乡到市郊的陈观友写了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生命的地平线》等。尤其是2015年6月由陈祝栋\黄常在\陈志圣等编缉与陈向东出版的<<广东知青诗词选>>,成为中国知靑文坛上的最亮点.他们在面对今天和未来的现实生活中,脑子里仍然不时回荡着历史的涛声。为了更好继续发扬湛江知靑的光荣传统, 他们正在筹建以陈向东为会长与以陈祝栋为常务副会长的湛江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

      许多知青通过聚会、旧地重访等各种不同形式,表达了他们对这段难忘历史的复杂情感。1997年2月以陈祝栋为总指挥、谢海发为常务副总指挥的临时筹委,组织了第一届湛江知青大联谊文艺活动(地点:南舰军人俱乐部礼堂),羊城晚报记者陈海平以《三千湛江知青新春相聚》一文在1997年2月17日羊城晚报上报导;1998年11月7日,以冯观华为总指挥,林华荣为常务副总指挥的临时筹委,组织了第二届湛江知青纪念上山下乡运动30周年大联谊文艺活动(地点:湛江海滨滨馆露天舞台);2008年11月7日,以陈祝栋为会长,冯观华为常务副会长的临时筹委,与湛江农垦局、湛江教育局、湛江市劳动保障局、湛江电台、湛江电视台等联合主办了《湛江知青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文艺演出会》(地点:市体育活动中心),湛江晚报记者陈秋红以《历史会铭记那代人》一文于2008年11月9日湛江晚报上报导,报导说:“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巡视组织组长曹南才,市委领导陈耀光、万向南、赵平、魏志远,广东省农垦总局副局长、湛江农垦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剑锋等出席并观看演出。”2011年12月,以陈向东为会长、林英和唐文盛为副会长的(粤海知青网属下)湛江知青联谊会,组织了第四次大型文艺活动(地点:海滨公园舞台),会员钟真池以《青春无悔》一文在2011年12月16日湛江日报上报导。这好事多磨的四次大型知青联谊活动,每次都有几千名来自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北京、四川、湖南、湖北的知青欢聚一堂,在回顾那段难忘的知青生涯时,共同的声音是:生命里有了知青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后悔、磨难经过时间沉淀之后,就变成终生受用的财富。如今,他们都成了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成了所在单位的顶梁柱,成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如湛江知青白志健现为内蒙古自治区区委副书记,下乡到湛江的汕头知青蔡东士现为广东省委副书记等。

注:2000年9月刊登于《湛江文史》第19期,2005年9月1日刊登于《湛江晚报》,2015年6月第二次修改后发表于201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湛江市委员会编《新中国成立以来—— 湛江文史资科选编》综合卷第430—435页,2017-4-6增补后投稿于海南省政协文史办编《知青在海南》。

手机码:13652895163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建新西路5号盈福苑B206B 

作者简历

陈祝栋:男,汉,1948年生,广东湛江遂溪人,1968年11月上山下乡国营螺岗岺农场(兵团八师十八团),历任工人、班长、团委副书记、湛江农垦部宣传干亊,回城后历任郊委监察局副局长、市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市人大副秘书长,現已离休。兼任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湛江站长, 中国当代艺术出版社终生社长.2015年6月与黄常在\陈志圣\曾权等编缉出版<<广东知青诗词选>>.

吕德伟:男,汉族,1952年生,广西容县人,1968年11月上山下乡国营前进农场湖西队(兵团八师十七团九连),历任工人,生产班长,场政治处组织科青年干事,1976年3月回城进入海军第四八零四工厂,先后任消防队长,护厂队长兼消防队长,设备动力科书记,基建处书记兼处长,已退休。

程瑞华:男,汉族,1954年2月生,74年3月下到湛江商业农场当知青,回城后在广东湛江三星汽车集团公司工作,做厂宣传科干事,现定居美国。

蔡碧云:女,汉族,1950年10月生,广东湛江雷州人。1968年11月湛十三中初中毕业,下国营螺岗岭农场岑南队(兵团八师十八团十九队)工人,团(场)宣传队队员。1975年回城,1975年至1979年在湛江赤坎区的湛江糖果厂当工人,1980年至2000年在湛江通用电器集团公司当工人、干部。曾参写过纪述陈祝栋成长史的《垦荒牛》中《致力圆知青梦的人》与《湛江知青大团聚的领头羊》二文,当过湛江知青第一届与第三届文艺联谊活动的节目主持人,2013年7月与陈祝栋和黄常在编著《湛江知青文化点滴汇编》。

黄常在:男,汉族,1948年生,广西天等县人。1969年湛二中高中毕业下海南东平农场高峰队(兵团二师三团二十四连)历任工人、班长(兼团支部副书记)。1975年回城在湛江港当工人至退休。1997年出版诗集《老知青之歌》与 《老三届之歌》。在文艺界兼任湛江霞山区文联求索文学会会长,中国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当代艺术出版社终生副社长。

欢迎转发 广而告之!

☟【阅读许多诗文哲】可直接进入追日部落网手机版或电脑版。        

电脑: QQ 2088173912 常在之歌;

微博:黄常在之歌。

手机:微信13652895163;

公众号追日部落QQ13652895163。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5308845996
13008663266
网站管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http://www.zqbwg.wang/bbs_23825806_zqbwg/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