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沉寂年代的文学酝酿期(1968-1976)
概述
一、陈忠实和他20世纪70年代初的系列短篇小说
二、延安“山花作家群”中的陕西知青作家
三、高红十、陶正与《理想之歌》
四、梅绍静的长诗《兰珍子》
第二章春潮滚滚的文学勃发期(1976-1986)
概述
一、莫伸:短篇小说《人民的歌手》《窗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二、贾平凹:短篇小说《满月儿》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陈忠实:短篇小说《信任》荻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四、刘斌:儿童诗《天上的歌》获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奖
五、渭水:组诗《挂甲屯的爱和恨》获首届《星星》诗刊创作奖
六、商子秦:诗歌《我是狼孩》引起诗坛广泛关注
七、叶延滨:组诗《干妈》获首届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
八、莫伸:《山林雾茫茫》首开陕西知青题材中篇小说先河
九、路遥:小说《人生》打造知青文学经典之作
十、史铁生:乡恋文学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十一、陶正:用知青视角创作优秀作品《魂兮归来》《逍遥之乐》
十二、梅绍静:重返延安放歌信天游
十三、朱晓平:《桑树坪纪事》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十四、王蓬:《油菜花开的夜晚》开掘淳厚的乡土风味
十五、刘路:从短篇到中篇小说创作
第三章坚守提升的文学深化期(1986-2000)
概述
一、王蓬:长篇小说《山祭》和《水葬》珠联璧合
二、杨争光:《老旦是一棵树》等取得世界性声誉
三、白描:《苍凉青春》被誉为“知青文学的又一次超越”
四、莫伸:《远山几道弯》开创本义陕西知青文学创作
五、路遥:《平凡的世界》荣获茅盾文学奖
六、莫伸、渭水、商子秦、朱文杰:电视专题片《老三届故事》产生强烈社会反响
七、朱文杰:《老三届采访手记》填补知青报告文学空白
八、常扬:《三线学兵连》获中国电视金鹰入围奖
九、李正平:长篇小说《阴历年》叙写最后一个麦田守望者
十、姚泽芊:折射时代的光与影
十一、丁晨:交通文学的开拓者
第四章调整嬗变的文学延续期(2000-2015)
概述
一、薛保勤:抒情长诗《青春的备忘--一个知青的往事追怀》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二、袁智强、金建斌:《最后的知青点--记下乡知青戈卫》真实记录“中国最后一位知青”人生经历
三、张金菊等:长篇纪实文学《沉潜:知青戈卫三十九年的理想》重新审视知青岁月
四、张金菊等:《对话戈卫:激情·理想·人生》深刻展示知青精神世界
五、莫伸:长篇报告文学《一号文件》成就超越文学的功勋性创作
六、冯积岐:长篇小说《村子》体现中国农民的精神风貌
七、梁成:长篇小说《意中人》刻画“老三届”知青形象
八、雷焕性:长篇小说《川子沟》回忆“老三届”往事
九、王子冀:电视连续剧《回首黄土地》真实讲述知青故事
十、朱西京:长篇小说《流年》获俄罗斯契诃夫文学奖
第五章陕西知青作家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纪要
概述
一、路遥: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二、和谷:《无忧树》《市长张铁民》成为该时期散文和报告文学代表作
三、渭水:对社会抒情长诗及新诗的探索
四、贾平凹:《浮躁》获美孚飞马文学奖
五、芦苇:中国第一电影编剧的电影剧本创作
六、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七、贾平凹:长篇小说《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八、莫伸:《中国第一路》和《大京九纪实》被誉为最具影响的铁路建设纪实文学
九、沈奇:致力于台湾现代诗研究
十、秦巴子:新诗创作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