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关于“补丁文物”遗失启事及其他
潘长旭
2017年10月25日上午,有幸与48年前在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弄嶂区弄相寨插队的10多位“老知青”相聚。其间,“老排长”何福德对我的“颁奖辞”如此道来:“当年长留(我的乳名也系原名)给破衣服打补丁那手艺,针头极细,补丁平整,在弄相寨,是公认的男知青打补丁一把手!”
“老排长”这话,令我忆起自己和同学当年放牛时在树荫下、晚间在油灯下埋头缝补衣服时的情景。那年头,离乡背井,远离父母,与生计相关的所有一切都得靠自己。衣服破了,压根儿就没萌发过买新衣服取而代之或请别人帮打补丁的念头。旧衣服上那一个个豆腐块状的补丁,就这样在模仿母亲做针线活操作模式中,自个儿有所发挥地创造出来了。
说起我们“老知青”这代人,可真的不容易。但说“老知青”对那段本应在校继续读书却去耕田历史性误会无怨无悔,那是局外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或是局内人根本没经过大脑过滤就信口开河道出的荒诞之言!说“老知青”那段万万不能复制的经历实乃“苦难是福”,这我赞成。
我真正悔的,是没把当年自己长满老茧“巧手”打补丁的衣物留下一件。那爬满补丁的衣服倘若尚存,恐怕已属“文物”。唉!作为潘记“补丁文物”保护的第一责任人,我,该担全责!我后悔,但悔之晚矣!
谨以此文献给50年前时任昆明第15中学29班班主任周玉清、何至美老师。祝何老师健康长寿!祝29班的同学们样样好!祝当年在弄相寨插队的各位知青农友样样好!
上一篇古 道 热 肠 赵 杰 康
下一篇当过知青的人,明白了珍惜的含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