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在云南
成都知青在云南
重庆知青在云南
北京知青在云南
云南知青
绿洲知青文化库
知青刊物
知青子女
知青课堂
大理普陀泉
在线留言
寻找知青
知青优选
农家美食
企业论坛
农家住宿
资料馆
农家娱乐
知青返城
周边景点
关于我们
活跃知青点推荐
知青点
知青活动
网店交易
快速预约
博客
知青之家
单集纪录片合集(70部)
新品发布
国营东风农场留影
酒店预定
体验课学习
家居保养
清洗预定
门店查询
相册
知道
百科
会议活动
公司团队
有问必答
支付卡
我要定制
参展预登记
知青馆工坊
休闲食品
千城茶局
饮料冲调
粮油调品
书画艺苑
360全景
知青之家(世博知青户)
商品资源叠加,合作共赢
知青馆论坛
微商铺
优惠券
积分商城
团购
账簿登记表
微调研
人员统计
柏烧鹅餐馆
新型智能化环保无公害卫生间
吸音板
资源叠加,合作共赢
企业动态
产品中心
中医养生
教师人才库
求职
兼职招聘
专职招聘
小时工
保姆月嫂
家庭保洁
委托送花
淘 井
贺 振 武
河南安阳老知青
当年我下乡插队的地方——王二岗大队,地处安阳县马投涧公社(现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乡)的东南部,是丘陵地带的边沿,南面与汤阴县相邻。听社员们说,原来这儿隶属于郭村公社,算自然条件最差的大队,而在马投涧公社却成了自然条件最好的大队。
全大队的耕地里连一眼井也没有,更不要说水渠了,只能靠天。大队也曾请打井队在村北的地里打过井,打井机日夜不停地“吭哧吭哧”了一个多月,除了给地下增加了一个近百米深的“窟窿”,地上增加了一大堆白干土和碎石头外,一滴水也没见着。所以我们下乡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抗旱:用平车拉个汽油筒,从村中的吃水井里打水,拉到地里去“浇地”,或者挑副水桶,从低洼处积的雨水挑到地里“浇地”。我听说女知青韦琳华曾一天挑过六十担水,六十担呀,一担水怎么也比一袋面粉重吧,就按一袋面的重量五十斤算吧,六十担就是一吨半呀!但我所说的“浇地”,并非象平原上的农村那样“浇地”,而是用火通在每棵苗子旁扎个眼儿,用茶缸或小碗儿舀点水倒进去,最后再用脚踢些土埋住,就算是浇了地。
一九六六年春天,该栽春红薯了,可一冬一春没下一滴雨,地里几寸深都是干土。一天早晨上工时,生产队长要每个男劳力都挑副水桶,我赶紧到马棚找了一副水桶。因为天才蒙蒙亮,我的眼又近视,只能跟着男社员们顺着田间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村南走去。开始我不知道要去干什么,一问旁边的社员才知道:是要到汤河里去挑水。我咋一听都吓懵了:乖乖,来回十多里路,还要挑一担水?可已经来了,立刻“向后转”吧,在那么多人面前太没面子了。在回来的路上,社员们“蹭蹭”地向前走了,我落在了最后。挑了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了,重担压得肩膀生疼,一担水像有千斤之重,社员们都可以两肩换着挑,可我不行,左肩是个“地主”肩膀,压不得一点东西,只好用右肩硬挺着。半路上我几次真想把水给倒掉算了,最多不就是不要这一晌的工分嘛?但觉得已经挑这么远了,不容易,倒掉太可惜了。一路上,我边走边喊着“坚持,坚持”来鼓励自己,等到了地头,桶里的水洒得只剩一半了。地里只有老队长和两个栽红薯的妇女在等着我,其他人都早已回家吃早饭了。
这一年夏初,全大队社员限量供水:每人每天一桶,知青优待,每人两桶。按人头发水票,大队派专人看井。本来村里的井,能供全村两千多人吃水、用水,现在由于天太旱,水位下降,打上来的水已经是浑的了,限量供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说起王二岗的水井,确实有点吓人,那辘轳少说也有一搂粗,井绳在上面从这头绕到那头都不够,还得再往回绕几圈儿,大概共有二、三十圈,你说那井有多深吧?所以,能挑水的人绝对得是棒劳力。井绳上扣水桶鼻儿不是平原上“搦勾”,而是个更保险的“三连环”,没点技术你还真套不上你的桶鼻儿。谁要是把桶掉到井里了,那就等着吧,等下一次淘井才能把你的桶给捞上来,那时,恐怕你的桶已经沤的是大窟窿小眼睛,成了收废品的都不要的废铁。
又过了几天,从井里只能打上半桶水了,且一半是污泥,还有一股子臭味,真的不能吃了。大队只得决定——淘井。
淘井,在农村可不是一件小事,活特重不说,弄不好就会出事,出大事。前几年,淘井时还用辘轳绞上绞下,在淘三队那个井时,井下吊上来一块大石头,可吊到井口时,上面的人才发现石头有些宽,出不了井口,也不敢告诉井下的人呀,怕他们害怕。因为石头若掉下去,井下的俩人都得“交粮本”,若要再放下去,辘轳就会越来越快,一但把不住,那样就和直接掉下去没有什么区别。还好,在上面的两个人中有一个是我们队的生产队长——李保只,全村有名的大力士,他蹲下去,双膀一叫力,抱着那石头使它稍稍斜了一点,叫另一个人快绞,俩人硬是连绞带抱的把石头弄了上来,算是有惊无险吧。前不久,十五小队要淘一口多年不用的井。当知青王世元和小队队长一到井下,队长突然说肚子疼,并叫世元先上去,世元不知内情就上来了,当把队长吊上来时的一瞬间,井壁倏然坍塌了。这时,世元才明白不是队长肚疼,而是这口井“肚疼”了,若不是队长经验丰富,俩人早到阎王爷那儿“报到”去了。事隔四十多年,世元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呢!
这次淘井是小队派人,大队统一指挥,组成了几个淘井突击队。每个突击队十几个人,昼夜不停。我被小队选中,成了一名淘井突击队员。淘井时,在井口上用三根木头搭了个提升架,上面吊个滑轮,穿一根粗麻绳,下面一头吊个筐,上下吊运人及淘出来的污泥和石头,上面这头套了一头牛来拉,这就好多了,不用人来绞辘轳了。下井的是俩人一班,三班轮流。要把井下的污泥淘净,并挖出河流石(卵石),这眼井才算是淘好了。
淘井,对我来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甭说干,连见都没见过,心里“嗵嗵”直跳。下井时,身子还只哆嗦哩,在筐里硬是站不住,只好坐到筐里往下吊。当全身一过井口,立刻有一股凉气透身,可心里还是直“打鼓”。到了井底才知道下面闶阆很大,整个井象一个巨大的做化学实验用的烧瓶,闶阆壁上突出的石头张牙舞爪的,象是随时把我们俩吞噬掉的“牛头马面”。从下面看井口,只有脸盆大小了,顿时感觉真象下到了“地狱”一般。同伴立即警告我别往上看,赶快干活!只到换班时,我的心才算放到肚子里去了。
在淘第二眼井的第一天,我们正在挑灯夜战,突然下起了雨,大家迅速把井下的人吊上来,收拾好工具,在一家的大门洞里边擦雨水边议论,都希望这场雨能缓解旱情,水位升高,井就不用淘了。正在这时,忽听见院子里“啊”的一声,大家就往里面跑,一看,原来是上一班下井的人,在休息时爬到人家房坡上去睡觉,天一下雨,忘记了在人家的房坡上,从房上掉了下来,好在伤的不重。
这真是一场好雨,淘井任务“胜利结束”,淘井的人才算是彻底地把心放在肚子里了。
作者简介 贺振武,河南安阳市老知青,1965年上山下乡,1972年进入河南省建二公司当工人;1978年调入公司子弟校教书;1980年调入安阳钢铁公司中学任教。在校评为中教系列高级教师,先后任初、高中数学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导处副主任等职。2004年于安阳市第三实验中学退休。
作者简介
贺振武,河南安阳市老知青,1965年上山下乡,1972年进入河南省建二公司当工人;1978年调入公司子弟校教书;1980年调入安阳钢铁公司中学任教。在校评为中教系列高级教师,先后任初、高中数学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导处副主任等职。2004年于安阳市第三实验中学退休。
点击目录读其他知青故事
忆我的师傅知青陆仔
一个不怕苦不畏难的女娃儿
铭记一生的瞬间
弥陀庵里那个瘦削的女出家人
我把爱留给了大山里的孩子
粤北阳山的青春之歌(1-5)
乡亲们就叫我“鸡娃娘”
我在小岛与猪共舞的日子
农垦人黑痣
送 礼
--------
我的哥哥王百明
王百明罹难四十周年祭
念百明:永不迟到的追忆
回忆哥俩下乡前后的日子
“狗崽子”回家记
擦肩而过的爱恋
“码子们”县城偷粪记
杀猪杀出猪屎来
从看戏说到看电影
我教贫下中农唱京歌
第一次接生的神圣感
我和六队的小黄牛犊子
我的知青生涯十六年
两个可怜的知青“牛鬼”
大会战,累得站着也能睡
我的青春,我的梦
蹉跎岁月忆张勇
天津知青骈江芳和《克尔伦通讯》
青春的代价
那些年,有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