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在云南
成都知青在云南
重庆知青在云南
北京知青在云南
云南知青
绿洲知青文化库
知青刊物
知青子女
知青课堂
大理普陀泉
在线留言
寻找知青
知青优选
农家美食
企业论坛
农家住宿
资料馆
农家娱乐
知青返城
周边景点
关于我们
活跃知青点推荐
知青点
知青活动
网店交易
快速预约
博客
知青之家
单集纪录片合集(70部)
新品发布
国营东风农场留影
酒店预定
体验课学习
家居保养
清洗预定
门店查询
相册
知道
百科
会议活动
公司团队
有问必答
支付卡
我要定制
参展预登记
知青馆工坊
休闲食品
千城茶局
饮料冲调
粮油调品
书画艺苑
360全景
知青之家(世博知青户)
商品资源叠加,合作共赢
知青馆论坛
微商铺
优惠券
积分商城
团购
账簿登记表
微调研
人员统计
柏烧鹅餐馆
新型智能化环保无公害卫生间
吸音板
资源叠加,合作共赢
企业动态
产品中心
中医养生
教师人才库
求职
兼职招聘
专职招聘
小时工
保姆月嫂
家庭保洁
委托送花
农民苦
一我这辈子,经历过的最苦的劳动,是栽秧打谷季节的活路。夏季,太阳最毒辣的时候,天不见亮,队长就拿着话筒,在办公处高声叫喊:“二队的,出工了!”通常这种时候,人睡得正香,懵懵懂懂的被叫起床来,空着肚子出工,一直要干到九点来钟才吃早饭。休息片刻,太阳已经高高举起来了,此时队长的话筒,像催命鬼似的,又在办公处尖锐地叫起来了:“二队的,出工了!”与此呼应,上面一队的,下面三队的,也都在各自招呼自己的社员下田干活了。这次出工,一直要在大田里干到太阳当顶。人在水田里插秧打谷,头上毫无遮拦如同火烤,脚下水温烫人,上下夹攻,人就好似置身于蒸笼中,额头飙汗,前心后背,汗流如注。我是新手,和一排人在田里插秧,动作一慢,左右两边不能久等,都插到前面去了,留下一条巷子。然后人家上坎了,又到另一块田插秧去了,我却还在“秧巷”里挣扎。乡下人把这称为“关秧门”,对当事者而言,是极其难堪羞辱的事情。但你怪不得人家,大家都在赶工,总不能停下来等你。唯一的办法就是苦练技术,跟别人齐头并进。几天下来,手法渐渐熟练,大体也能跟上进度,农民就说:“你这知青,还不错嘛。”下午两点,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队长终于会叫一声:“好了,休息。”大家早盼着这句金口玉言,立刻纷纷爬上田坎,往阴凉处走,收工回家,休息吃饭。等到太阳偏西,五点来钟的样子又得出工,就一直要干到晚上九点来钟。整个一天下来,农忙季节的劳动时间,会达到十一二个小时。这样的劳动节奏,有时会持续半个月。我常常插一天秧,走上田坎时,会感觉直不起腰来。收割水稻的劳动比插秧还要艰苦。天气的炎热程度有增无减,劳动强度也是有增无减。上百亩的稻谷,全靠手工脱粒。按五个人编成一个小组,三个人割,两个人打。打下来的湿谷子,装到箩筐里,水淋淋的,一百五六十斤,挑上肩,在水田里行走,脚底是半腿深的软软的稀泥,已经非常艰难。走到田边,要挑上田坎,那高跨一步挣上田坎的难度,真是连吃奶的力气都逼出来了。一亩地的湿谷子,像这样挑到晒场里去,两个男劳动来来回回要跑五六趟。我力气比壮劳力小,还得多跑几趟。私下里不止一次想过,这活路不是人干的。一天下来,浑身泥水,连裤带都是湿的。我寄宿的房东家,养了两条牛,干完生产队的活,我还得帮忙收草。收草比打谷子还累,乡下有句俗话:庄稼佬,怕收一季草。这是因为打完谷子已经够累了,但田要马上腾空,牛要下田操作,养牛户必须赶在耖田之前,把水淋淋的稻草挑走。这挑草用的扁担,长约一丈,圆圆的,两头溜尖,号称“扦担”。草垛子本身不高,串到扦担上后,人需俯下身子把扦担挑起来,在泥水中走到田边,挣上田坎,挑到空地晾晒。这时,人已经疲劳到极限,圆圆的扦担压在肩上,人在田坎上拐来拐去,汗流浃背,还得一趟又一趟咬牙坚持,简直让人疯狂。一般知青,遇到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农活,没有不逃跑的。所有知青在刚下乡的前几个月,由国家供应口粮,按月发放8块钱的生活费,都基本没有生活压力。愿意下地劳作的,生产队给评记工分。不愿意干活的,生产队也不勉强。从生产队一面而言,有你不多,无你不少。当然无论怎样,农民心里多少还是有疙瘩的。知青一去,迟早要分口粮,但生产队上交国家的公粮统购,却丝毫不少。从某种意义说,国家是把知青在城市中的消费负担,转嫁给了农村。最直观的就是口粮。譬如我们三个知青,下在一个生产队,按每人五百斤分粮计算,需要1500斤。这在一百多口人的生产队,犹如凭空让每人少分了10斤口粮。在今天看起来不多,但在粮食紧缺的时代,就如同虎口夺食。你叫同知青非亲非故的农民,心里会怎么想?二中国农民种地,表面看好像不需要什么技术,其实也颇有农艺含量。譬如农谚,“立夏不下,犁耙高挂”,“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秋前十天无谷打,秋后十天满田黄”,“寒露胡豆霜降麦”,都是指导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不能不知。又如农活,并非一概都是下力,像播种育秧,犁田耕耘,过程管理,处处都有技术。我初学犁田,牛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深一犁,浅一犁,弄得满头大汗,牛也格外辛苦。有次犁头插入太深,牛拉不动,我不知反思,反而使劲吆喝,不断催促,迫使牛使出洪荒之力,连套在牛脚后跟的横杆也拉断成了两截。所以刚开始时,知青干活评记工分,普遍较低。按生产队通行的规则,技术全面的男劳动力,乡下称“全劳动”,一个工日评记10分。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女性,叫“半劳动”,一个工日评记8分。以此标准衡量,刚下乡的知青,实在比半劳动还要差一大截。考虑到知青身份特殊,生产队一般都执行宽松标准,男知青通常评记8分,个别体弱者也有7分的。女知青大都评记7分或者6分。我开始就评的8分,后来技术与力气见长,评到9分。再后来当赤脚医生,每年3300分,就是按每天9分进行计算的。生产队的全劳动,确实名副其实。比如刘五爷的三儿子刘长福,每到栽秧季节,便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他可以在6亩的大田里,取最长的一面,一次插六路秧苗,待秧苗返青时,遥远一看,纵横笔直。在60多米长的距离上,能做到如此技巧者,一个生产队屈指可数。一般人只能插五路秧苗,而且很难保持笔直,这差异就叫技术。收割水稻也是这样。别看都是用半桶打谷子,手法上就有讲究。半桶后面有竹编的挡篷,每张半桶配5个人,两个全劳动打谷,三个半劳动收割,各自负责一块田。都是一样的打谷,半个月后一看,有的田稀稀疏疏冒出一些秧苗,说明手法干净,抛洒的稻谷极少。有的田秧苗密密麻麻,如同秧母田,可知抛洒的稻谷数量惊人。刘长银是生产队的老人,人长得高大硬朗。据他讲,民国时期每到栽秧打谷季节,田多的主人家,就要雇短工。他家田少,这种时候常常出门帮工。主人家雇人干活,肉饭管饱,小酒管喝,工钱一分不少,但要求也高。工人下田干活,主人家就戴顶斗笠,也不说话,只管在半桶周围转圈,用耳朵聆听斗笠上的动静。如果声音如同下雨,说明许多谷子都撒到田里去了,吃完饭便辞退走人,道一声你明天不用来了。这打谷技巧的细微处就在于,一把稻束握在手中,摔打在半桶上,然后往回撤时,要顺势抖它几下,将松动的稻谷抖落在半桶里,再举起来进行下一轮摔打。手法上,抖动时要尽量将稻束成扇形分开;会打的与不会打的,有时一亩地的损耗,会有几十斤的差别。我在生产队干了整整一年农活,栽秧打谷,使犁踏耙,样样摸过。农民劳作之苦,算是有了切身体会。可以说,公社时期的农民,是历史上劳动强度最大的群体;公社时期的农村,是自古来控制最为严密的组织。这还没说大跃进之后发生在农村的三年饥荒,饿死多少人的悲剧。就是到了1970年代知青下乡时,农村经济已有恢复,但劳动强度及生产方式,仍然非常落后。一年四季,几乎天天都有活路,即便过年,也要下地干活。“过革命化的春节”,是当年流行的口号。听村中老辈人讲,民国时的农村,农忙时少,农闲时多。把两季庄稼一种,要么外出打工,要么闲耍。像村头的朱家兄弟,农闲就常跑雅河,往返乐山雅安两地,替船主运输山货及烟酒酱醋茶一类生活用品。有的农民则进城学徒,帮工。当时的农民并非纯粹农民,更无所谓城镇农村户口。当农民当工人当雇员,悉听自便。我父亲就是农村出来学徒进入城市的。到了称为“解放后”的时期,城市农村突然两分,界限森严以户籍固定,再也不能自由流动,城乡差别自此形成。宪法所说“迁徙居住自由”,那都是写在纸上的。公社化后,不但户口完全控制,连生产活动也听命于自上而下的安排。过去两季耕作变为三季,从前冬水田为蓄养地力,只做一季中稻,后来改为早、晚两季。农活自然增加不少,但产量并无多少提高。尤为激进者,是无休无止的改田改土。只要稍微有点农闲,便拿了土地折腾,把小块地翻成大块地,多边形地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地。如果机械化,十天半月可以搞定,但凭肩挑背磨,锄头挖掘,却是无穷无尽的劳动。相对于栽秧打谷,天不见亮起床,毒日头下飙汗,改田改土要轻松得多,也是磨洋工吹牛聊天的好时候。这样的结果,是生产队产值没有增加,工分却翻了一番,大大拉低了劳动单价,还助长了得天混日的风气,挫伤了一个社会、一个团体最为需要的劳动积极性。三处在这样一种社会状态,能挣革命工分,被认为最有本事,也最有背景。我曾因为表现好,参加过县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吃了一星期免费油荤,还附带记了一星期的工分。当时全公社就我一个知青代表,其余都是大队书记,或公社社长。对知青而言,较为普遍的革命工分是搞宣传。下乡第一年,战斗大队知青编排了一个歌舞节目《公社修起水电站》,被区政府选中参加乐山县文艺汇演,我和杨宗遨冯玉文也被抽调参加,与来自安谷高中、太平镇等地的队员共同组成八区代表队,在区里排练节目。杨、冯二人是乐队成员,我负责整台演出的文字编排。前后将近一个月时间,白吃白住,结束时又开具参加调演的天数,盖上公章,拿回生产队评记工分。这类吃革命工分的好差事,与乡村中的“三大员”相比,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售货员,才真正叫人羡慕妒忌恨。这些工作,在外人眼里,既轻松又无日晒雨淋,工分还天天都有挣的。知青刚下乡时,正逢新建大队小学,成立医疗站、大队商店,都是从生产队里选调人手。选谁不选谁,虽然也考虑文化知识,医疗水平,但主要是凭关系。一句话,最后都由书记决定。下面社员固然也有不满,却无人敢于公开表示,至多也就曲里拐弯发发牢骚。原以为大队会安排我当教师,结果无望,又觉得赤脚医生我也适合,仍然只是南柯一梦。倒是大队修建电站,没忘了通知我,派我去打石场劳动。去了一看,石场里的工匠,每个生产队都有,其中有个矮个子,麻脸,人称杨麻子,来自四队。此人是个话匣子,一肚子故事,手艺却是基本没有,打个睡帮眼,楔子插进去摇摇晃晃站立不稳,只能让他做小工,打下手,工分却和大家同工同酬。但一个石场,没人烦他,原因是他天天都有故事,绝不重复。除了讲评书,民间传说,抗美援朝(他参加过志愿军),也讲身边的趣闻轶事。我一边听故事,一边学手艺。半月下来,连老石匠也诧异,我不但能打睡帮眼,就连技术难度很高的抬帮眼、背槽,也中规中矩。且我经过一年下来,受挑抬锻炼,力气大增,所以抡起大锤来,毫不吃力。石场开采石头,抡大锤既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特别是砸抬帮眼,人站在悬崖边上,抬帮眼就在脚下距岩口一尺多高的地方,按一定间隔,横向一排。抡大锤者将30多斤重的大锤举过头顶,口唱歌谣,吆喝一声,砸在抬帮眼中的楔子上。一个楔子一个楔子的顺序砸过去,再注意观察岩石裂开的丝口,保持受力均衡。这种劳作场面,我曾把它写成一首诗记录了下来,至今还清楚记得:“巍巍石亘掌中岩,大锤一抡断腰开。朵朵白烟串串火,迢迢铿锵送歌来。”手锤和錾子,大锤和楔子,铁与铁相击,冒白烟或迸发火花,是随时可见的场面。至于石匠哼唱的歌谣,今天50岁以下的石匠只是听说过却已经不能唱了。但在当年,石场所在的山沟里,歌声却是此起彼伏。有时路边有女人走过,抡大锤的汉子就唱:“幺嫂儿吔,你好人才,怀中睡着对大白奶。”如同陕北原上的情歌,一唱起来就浑身舒畅,轻松了许多。仔细想来,石匠们也是有分寸的,他不唱妹子吔,你好人才,却唱幺嫂儿,是因为妹子是闺女,人物金贵,不能随便乱唱。一旦结婚生子,常在田坝里哺乳,所谓金奶子银奶子,结了婚就是猪奶子,是并不怎么回避的,可以拿来歌唱,无伤大雅。下乡第一年,我挣了3000多分。年终决算时,农民都说:“你今年要进好多钱哟!”他们按往年8角多的劳动单价计算,预测我要进200多元;我也暗暗窃喜,满怀憧憬。等到决算下来,每个工日(10分)的劳动单价,仅值四角六分,除去口粮钱,我拿到手的血汗钱只有80多元,顿时大失所望。原因是这一年的改田改土特别多,它不创造产值,但这部分工分却占到了总工分的将近二分之一,你叫劳动单价如何能不遭遇腰斩!这80多元,我后来拿它买了一只天津产的海鸥牌手表,还是寄卖行的二手货,新表价格要120元。不过打开后盖来看,崭新锃亮,戴在手上走时精准,从未清洗。我在乡下当了十年知青,不敢成家,一人供养自己。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考入大学才离开农村。10年前下乡时,只带了被盖衣服之类的简单行李;10年后返城,随身携带的仍然是这些行李。十年的劳作,除了那只手表,并没有给我增添任何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