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申明,我对王国斌“我的前夫”的所有社会政治解读都不是我对这部作品的负面评价。恰恰相反,这幅图属于我最喜爱的知青作品之一。正因为喜爱,我发现它涉及到了一些深层的社会政治问题。对这些社会政治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引起知青朋友的注意。
我的前夫(王国斌)
初看到这幅图时,我感到了“震撼”,久久难以平静。我所感到的,是尽管这幅图描绘的是个别女知青的遭遇,却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广大知青上山下乡的心路历程。据说初展时很多知青在这幅画前泣不成声,我非常理解。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对知青运动反思的加深,我逐渐跳出知青自省自思的局限,看到了该图所涉及的不同层面的社会意义。首先,该图的题材涉及了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即“扎根农村”。不过,该图显然不是为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背书,否则就会是类似下图的场景:
无疑,作者在感叹某女知青一段撕心裂肺的经历,并因此抒发了作者对(女)知青的悲悯情怀。这也是该图的魅力所在。网上对这幅图就有这样的解读:“ 静静地注视这幅画,我看到女知青眼里的恐惧;看到她无声的眼泪,满脸的愁容和她无助的焦虑;看到她对命运的失望,对未来前途的绝望,对自己处境的悲凉。从她歪斜别扭的坐姿,已经看到她今后生活的坎坷,这不是青春少女应有的神情。......新郎穿着新布鞋和新的粗布衣裤,脸色黝黑苍老,手指粗大扭曲,笑得合不拢嘴。她(女知青)嫁给了老羊倌,做了那个时代的祭品。”对于这一层意义,人们已经谈论得够多了。
但这么多年后,还是因为这幅画 我却看到了作品无意中涉及的另一层意义,即若站在图中那位农民的角度,应该怎么看这幅图?作者在创作中大概有原型参照,但尽管这图中的新郎不能代表“广大的农民兄弟”,大概还不至于是欺压百姓,鱼肉乡民的“刘文彩”、“黄世仁”吧?尽管城市里来的娇娇女和农村生农村长的当地人在很多方面差异极大,但在人格上他们真是那么不平等吗?出于好奇,我将王国斌的这幅图发给一位在上海生活多年的美国朋友并问了他的感受,他很坦率地告诉我:“我看不懂这幅图,它也许是关于‘文革’的。”
这又使我想到了一首歌,李春波的“小芳”: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长得好看又善良
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辫子粗又长
在回城之前的那个晚上 你和我来到小河旁
从没流过的泪水 随着小河淌
谢谢你给我的爱 今生今世我不忘怀
谢谢你给我的温柔 伴我度过那个年代
......
这首歌表达了对小芳---一个乡村女孩的眷恋和对往日生活的感伤。不过,其中无意间透露出的一种不平等的价值观也引起过一些读者和听众的非议。是啊,一个“谢谢”就打发了这段恋情,“小芳”有什么感受?再往下说,尽管下过乡,我们与广大农民的距离似乎仍然十分遥远!
当然,我在这里不是苛责图画和歌曲作者未能像托尔斯泰在“复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自责和平等意识,我只是想说明,知青如果只从自己来反思上山下乡,就很难跳出“自怜自悯”,“自娱自乐”的怪圈。
贾平凹在《我是农民》一文中谈到:“我那时是多么羡慕着从城里来的知青啊!他们敲锣打鼓地来,有人领着队来,他们从事着村里重要而往往是轻松的工作,比如赤脚医生、代理教师、拖拉机手、记工员、文艺宣传队员,他们有固定的中等偏上的口粮定额,可以定期回城,带来收音机、手电筒、万金油,还有饼干和水果糖。他们穿军裤,脖子上挂口罩,有尼龙袜子和帆布裤带……他们吸引了村里漂亮的姑娘,姑娘们在首先选择了他们之后才能轮到来选择我们。”
我想,作家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真有悲悯情怀,我们的眼光应该放远一点,立意应该更高一点。我们不应该仅仅因为脱离了农村而暗自窃喜,也不应该仅仅是因为过了一段农村生活而自艾自怨。我们至少应该想到,我们离开了农村,而农民兄弟并不应该永远处于那种状况。我们应该想到,就我们这代“共和国同龄人”的所见所闻,有不知多少社会群体因各种原因从沿海驱赶到内地,从城市驱赶到农村。把这些都放在心中,才能使我们的回忆、反思被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所理解,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