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德国人习惯把偏僻的地方称之为“被上帝遗忘的角落”,杏林塔就是这样一个角落。
到1972年12月,我插队已经4年多了。当村里只剩下了两个知青的时候,我终于离开了杏林塔。当时父亲刚从中组部在河南的“五七”干校分配到四川日报社工作,独身的父亲因身边无子女而把我调到了成都。
一到成都,我就赶上当地“冻结招工”,一切就业的大门全部关闭。当时的社会没有自谋职业的概念和机会,我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或是在父亲身边当待业的“社会青年”,或是再次插队返回农村。
基于足够的自知之明,我的作品一篇也没有拿出去发表过,但这些幼稚的作品终归奠定了我后来写作的基础,对我来说,“虽丑犹荣”。
对插队生活的回顾和描写,促使我对4年多的插队经历一再反思,也终于让我下决心结束在城市的待业生活,重新投入到火热的“三大革命的斗争”中去。
第二次插队,我选择了榆次县的另一个地点:东赵公社的大发大队。
大发是一个百十来号人口的小村,地处榆次县界的丘陵地带,以寿阳县为邻,村边就是石太铁路线,乡土人情和我第一次插队的石圪塔公社截然不同。石圪塔一带地处偏僻山区,民风淳朴,而这里的农民则见多识广,颇多心计。
知青,却从未和我这个“点长”打过招呼。她很清楚:我不会跟着她去做这些事。
1988年,在我奔赴杏林塔插队的整整20年后,我又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插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