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在云南
成都知青在云南
重庆知青在云南
北京知青在云南
云南知青
绿洲知青文化库
知青刊物
知青子女
知青课堂
大理普陀泉
在线留言
寻找知青
知青优选
农家美食
企业论坛
农家住宿
资料馆
农家娱乐
知青返城
周边景点
关于我们
活跃知青点推荐
知青点
知青活动
网店交易
快速预约
博客
知青之家
单集纪录片合集(70部)
新品发布
国营东风农场留影
酒店预定
体验课学习
家居保养
清洗预定
门店查询
相册
知道
百科
会议活动
公司团队
有问必答
支付卡
我要定制
参展预登记
知青馆工坊
休闲食品
千城茶局
饮料冲调
粮油调品
书画艺苑
360全景
知青之家(世博知青户)
商品资源叠加,合作共赢
知青馆论坛
微商铺
优惠券
积分商城
团购
账簿登记表
微调研
人员统计
柏烧鹅餐馆
新型智能化环保无公害卫生间
吸音板
资源叠加,合作共赢
企业动态
产品中心
中医养生
教师人才库
求职
兼职招聘
专职招聘
小时工
保姆月嫂
家庭保洁
委托送花
陈年往事中,这一件是书写在我心田的重重一笔。
“上山下乡”社会大潮初期,我报名请赴边疆。当时“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很有时代感的一句话,我作为中学生,自然深受影响。但更符合我心态的是,可以借机逃离令人窒闷的京城和学校,找个宽松的环境,换个活法。空前的“文化大革命”扭转了乾坤,把整座京城和曾经沐浴阳光的学校拖入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唯成分论”使人们的交流以出身的家庭类别划分,由此所致的隔膜、歧视、猜疑、失信,令人倍感压抑。我只需一片安静、明亮的蓝天;一份自由清新的空气而已。我把人生新的希望寄托在插队上。
1968年9月2日下午5点17分,在一片送别鸣咽声中,火车汽笛长鸣,“咣当”一声启动了。“昨日还温家中暖,夜半突感朔气寒,风雨兼程向北去,从此落户在高原。”这是当时的真实写照。那时的我自觉尘埃落定,城市生活远逝,家庭温馨不在,一切从零开始。倍感孤独的我只能最大限度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适应知青的身份。
尽管心中惆怅,尽管过的是缺粮少菜的苦日子,我们还算是淡定,心一横,就不再去想今生会有什么改变。很快,我们就和当地老乡打成一片。知青干活不怂,吃苦在前,有十分的力气也要努出十二分来,女孩子家干起来活像个汉子。农村娃儿常跟在我们后面蹦蹦跳跳,稚嫩的目光中堆满敬重;小伙儿、姑娘们爱光顾我们那寒舍以打发光阴;长辈们总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是一年,又到了麦收季节。
烈日当头,高原上黄灿灿的麦田顺着起伏的坡势一眼望不到边。知青们学着老乡收麦子,蹲下身子,双手左右开弓,只见沙浮尘扬、手到麦起。我们一个个手指破的破、肿的肿,心中暗暗叫苦。那种时刻,每个知青都清楚,除了咬牙挺着就是咬牙挺着,已经别无选择。世世代代的农民不都是这样辛勤劳作、地里刨食吗?记得有一天,从早到晌午五个多小时,我一鼓作气拔了一亩二分地的麦子,当真赛过了当地的农村姑娘。累是累、但心里乐!当我回屋倒在床上后,已经是浑身滚烫无力了,一量温度,好家伙,摄氏39度!
哪承想不争气的还在后面,拔麦时虽然戴有老乡们给我们做的特制手套,但手指不断地被土沙磨打仍然会破、会肿。我的指甲下被2毫米厚的绿脓充斥得发亮、胀痛如针扎。
房东祁大娘看到了,露出满眼的心疼,抓住我的手左瞧右看,边“呀-呀呀!”地感叹,边从炕头的针线笸箩里抽出一根细针来,我知道“在劫难逃”。祁大娘一针扎下,绿脓瞬间飚出。顿时,手指的轻松让我浑身也轻松了许多。我就此抽出手指,没想到大娘又飞快地把我抽出的手指抓住,将刚刚破脓而出的手指头含在自己的嘴里。那一刻,我懵了,完全不可思议!祁大娘轻轻地吸吮我的指头,是那么地专注,她把指甲壳里的脓汁全部吸净,然后啐在地下。我款款地感受着那轻柔的吸吮,顿时醒悟。正如祁大娘事后解释的:“吐沫是消毒杀菌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感染、好得快。”她说时语气极其平淡,就像在干一件拍衣掸土的事情。我的心为之震颤,就是自己的亲爹娘也未必能够做到这样!这脓水意味着成千上万的细菌,吸吮它不仅令人作呕,还会面临感染,这位慈祥的老人竟可以那么平静地去做!那一刻,我心潮涌动,泪在眼眶里打转转:那一刻,时光短暂,却让我铭记一生。
当时,我突然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似乎往日对老乡们诸多的疑虑一下子释然。祁大娘惊人的举动让我对没有文化、再普通不过的邻家村妇尚存的一丝戒备完全消失了。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平淡无奇的生活原本让人的思想归于麻木和沉寂,可这一刻,竟在我的思想上激起巨大波澜。那种最原始的人性之善、最强大的道德气场就实实在在地蕴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在淳朴的民风里,在憨厚的老乡中,是他们无声的行动唤醒了我沉睡的良知。在那个“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时代,尚未成年的我过早地看到了人世间的残酷斗争和彼此的不信任,眼中蓄满警觉。我过早地学会了寡言与淡漠,认为人与人之间,戒备是最好的自我保护。革命的热忱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而我需要的阳光却消失在那些抑郁的日子里,以至于心底的温度越降越低。祁大娘的所作所为让人性的温暖在我心中升腾,又回归到人本来的对善恶美丑的辨别中。
刚到农村时,农民的善良、淳朴曾让我感到这片天地的纯净。更久一些,便多少生些嫌弃。嫌他们脏到一生不洗澡,嫌他们愚昧到信神信鬼,嫌他们安于现状只知道干活吃喝……在与老乡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中,我对他们的看法有了明显改变。我开始对自己与他们的生分与隔膜进行反思,几千年的社会不公平留给劳苦大众的是贫穷,是让他们失去了获取教育、获取均等社会资源分配,和民生权益的机会,这能怪罪他们吗?乡亲们敞开胸怀接纳我们,将赖以生存的、匮乏的生产资料匀给我们,如同将养命的一碗饭匀给了我们。这种大恩大德我们竟无以回报,还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心生嫌弃?
2000年世纪之交,我寻梦回到“故园三十二年前”曾经养育过我的这片土地上。村子没有多大变化,祁大娘破旧的房子依然像堵土围子一样伫立在那个熟悉的地方,只是早已物是人非。有人告诉我,祁大爷过世后,囿于生计祁大娘被迫改嫁,后成为孤老,死后被远房侄儿葬于他乡。我凝视着那座破房子,回想着与祁大爷大娘的相识、相知。第一次见面时,我得知两位是孤老,无儿无女,便心生侧隐,闲暇之时就到老人家串门。瞅见水缸见底了,就提起扁担水桶挑几担水。当时,祁大爷是油坊老师傅,常住在3里以外的邻村油坊里。祁大娘已有50来岁,个子不高、体态微胖、脸色倦黄、大大的眼睛虽然掩藏着年轻时的娟秀,但眼下已是眼袋泡泡,一看就是那种身体不好的状况。准确地讲,那不是胖,是全身性浮肿。说话时也常有大喘气的现象,气管炎发作后咳喘不断,喉管里像拉风箱……大娘只要见我来就会拉我上炕,端上一杯牧区常喝的茶砖茶,笑眼咪咪地望着我闲聊起来。遇着天黑,一盏油灯在炕桌上忽闪,不时地被大娘用针挑挑。在油灯的暗光下,我的影子黑乎乎地映在大娘家灰蒙蒙的墙上。有时,祁大娘告诉我一些乡间的新鲜事,有时她老人家也会给我一些生活上的提醒。偶尔,祁大娘会给我讲些民间有趣的小故事……久而久之,远离母亲的我也就把祁大娘视如亲人了。
虽然破败无主的房子如同被剪断了的历史残页,却剪不断我对老人家的悠悠情思。当年祁大爷、大娘对我的百好之举历历在目:那挑灯守候我归来时木门开启的吱吱声;那为我烧水把风箱拉得呼呼响且伴随的阵阵咳嗽声;为我补衣缝手套;为我手指头放血治感冒;为我用泡发的羊肉干儿包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有那深深地印在我心头用嘴吸脓的一幕幕……想起这些,我暗自神伤。
▼2014年8月,同村知青返乡与老乡合影,前排右二是作者,右一刘玮,第二排右二蔡衍、右三李玉静,第三排中间左陈夷君,右孙瑞华。
2014年的金秋8月我们知青聚会,十几个人同行重返下乡之地。当年由我们一坯一坯盖起的知青房早已塌得无影无踪,祁大娘家也成了半壁残垣。与老乡们一起嘘寒问暖、合影留念后,一位中年妇女询问:“哪个是二民?”我循声应答。这位村妇上下打量着我,然后热切地说:“你就是二民?老祁大娘临走前总在念叨你。”一句话勾起我对祁大娘40多年的思念,眼泪如决堤之水流淌不止。原来这位村妇是队里派去照顾五保户祁大娘的,她一直伺候老人家到驾鹤归西。她向我提及祁大娘的后来诸事,更让我心情沉重,久久不能平静。同行的知青劝慰我:“不要难过了。要这样想,这次没白来,心愿了了。”他的话说对了一半,这次故地重游让我多少释怀,但另一半则是深藏于心底的痛楚:祁大娘用母亲一样的胸襟关爱着我,我却因种种原因,在她有生之年没能回到这片乡土看望一眼老人家,也没能给老人家送终,这种愧疚永远不能释怀。
日月如梭,40多年飞快过去恍如昨天,祁大娘与我短暂的相处却厚重地影响了我的一生。唯愿有一天我们在银河相聚,与祁大娘共享天伦之乐、相守尽孝永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