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愚人节源于西方,是非官方认可的民间节日。这天,人们约定俗成,乐意放松心情,善意开玩笑捉弄他人。52年前的这天,我对“愚人节”一无所知,一不留神成了戴红花的插队知青。
那天,有客人来到我打工单位办公室,他叫张仁太,来自我下乡7年的小山村。我曾经是一位诗歌爱好者,他的到来,让我想起在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诗教的情景。
水口位于长江支流大宁河中游,是一个仅有百多户人家的小集镇,她依山面水,位于大宁河与无名小河交汇的岸边。下乡的地点与水口场镇仅隔一条小河,我们在水口一队劳动,吃住在水口场镇老家。
一天,我们四位知青同社员一同挖山田,一位名叫张祖芬的老农民开口便道: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脚下的黄土地充满诗歌元素,曾产生过《诗经》和唐诗宋词。在我接受再教育的小山村,婚丧嫁娶、起房造屋、栽秧割谷等日常生活,几乎都有诗可咏有歌可唱。
一位贫下中农教导我们:“人一辈子为么哩嘛,还不是为两巴。嘿嘿,连两巴都不晓得,亏得还是知识青年,两巴就是嘴巴、鸡巴。”
这说法虽粗俗,却与2000多年前孟夫子的经典名言“食色,性也”一脉相承,有异曲同工之妙。千百年来,靠土刨食的人们为“两巴”终身劳苦,由此产生的众多笑话、山歌对初学写诗的知青受益匪浅。
不吃饭难以活命,不交合面临绝种,“两巴”相比,谁最为重?当然,“吃饭是第一件大事”,他讲的一个故事虽然荒唐可笑,却足以证明伟人名言千真万确。
真没有想到,小山村充满诗歌氛围。因为有了诗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苦并有滋有味活着。
我曾参与张维桃家土起瓦盖房屋建设,上梁时土匠师傅杀鸡祭梁,口中念念有词,念的是通俗易懂的赞梁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我对诗歌产生了浓厚兴趣。张维德结婚我参与闹房,居然即兴说了个四言八句。
1973年除夕前几天,我步行120里山路,来到巫山县城幺孃家,歇了一晚上,雪花纷飞,次日清晨我急着要回水口。幺孃一家人要留我在县城过年,我执意要走,幺孃煮了碗鸡蛋挂面,临行又给了我三元钱。
本来,父亲是要我来巫山找幺孃家借点钱买过年货的,我实在开不了口。幺孃家住北门坡57号,上有老下有下,一家八口仅靠幺姑父教书一点微薄工资维持生计,自家解决温饱都成问题。
雪越下越大,走旱路大雪封山难行走,只好改走水路了。走水路得步行几里去罗门峡口乘宁河木船去水口。
与我相比,父亲算是老知青,同是取消非农业户口,我们称“下乡”,他们称“下放”。1959年开始饿饭,为减少城镇人口供应粮食,政府开始将不少非农业人口下放农村。当年水口场镇约三分之一人口下放农村。
我在农村是整劳力,样样活都能干,我父亲在水口街上刻章理发,多少有一点收入,缘何父子连一点过年货都无钱购买?实在想不通且羞愧难言。
又是一年春草绿,直到1975年10月,为大规模解决知青问题,全县招收318名(俗称“318”)工人,我有幸离开生产队,成为一名供销职工。
全面免除农业税,全民解决温饱,这执政党了不起的业绩必将载入史册。《国风》通过农民种田不纳税愉快劳作场面,再现了“帝尧之世,击壤而歌"的盛世风貌。《国风》如下:
自《诗经》及其《国风》诞生两千多年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及伟人毛泽东,都没有完全解决大众吃饭问题。直到本世纪初,共产党基本解决全民温饱,这不争的事实有口皆碑,必将名垂青史。
15名知青尚健在11人,龚正惠、叶祖秀、龚正萍、杨世海已相继因病去世。
据巫山县政协委员会2007年5月编印的《巫山文史资料》载:巫山共接纳知青4365名(1964年接纳413名),其中重庆市1735名、万县市493名、巫山县2137名。
2020年3月18日于重庆广厦城修改并加“篇前语”及文末“附录”